東莞理工學校始建于1985年,在東莞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領導下,經過26年的建設,特別是近年來的開拓發展,從一所普通的中等職業學校,發展成為一所理工科為主,財經類專業為輔,并承擔東莞市中等職業教育研究、中等職業教育聯合辦學和全市中等職業學生實訓等職能的“四位一體”的全日制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998年,我校被評為“廣東省重點中專學校”,2000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中專)”,2007年順利通過了“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中專)”的復評。
學校由莞城校區及職教城校區兩部分組成,莞城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16畝,校舍建筑總面積達76197平方米。位于東莞市生態園職教城的新校區,用地總面積420畝,建筑面積達164210.5平方米。
學校建有功能齊全、設備較為先進的教學樓、工業實訓中心、經管實訓中心、電教中心、圖書樓等。目前,按照數控技術、電子汽修、計算機、財經等四大專業平臺為11個專業配置了數控技術、計算機軟件、計算機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信息、制冷、金融、會計電算化、平面媒體印制技術等各類專業實驗、實訓室場(車間)共51間,實驗實訓設備總值3000多萬元。
學校現有教職工271人,其中專任教師224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70人。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達100%。在專任教師隊伍中,專業教師有118人,“雙師型”專業教師81人,專業教師“雙師型”比例達69%。全日制在校生4016人。學校還積極開展社會培訓,近三年,每年為社會培訓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達3000多人。
學校現開設有光電信息技術、數控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軟件技術、企業管理、金融、會計電算化、電子商務、裝潢設計與印刷等十多個專業。目前,學校的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和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被廣東省教育廳確定為省重點建設專業。會計、汽車運用與維修、裝潢設計與印刷等三個專業為市重點建設專業。2011年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和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被廣東省教育廳認定為“三二分段中高職對接自主招生試點專業”
學校堅持“人皆有才,人無全才,取長補短,個個成才”的育人理念,重視學生技能培養,構建“一主兩翼多能”體系,營造“做中學,做中教,教學相長,‘教、學、做’相結合”的教學氛圍。學校辦學貼近市場需求,與省市多個行業協會、多個知名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培養具有“一技之長”的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多年來,學生參加省市各項技能鑒定考試與及技能競賽,均取得優異成績,在省市中名列前茅,如: 2010年參加全國文明風采競賽,獲國家級一、二、三等獎共50項,連續三年獲全國優秀組織獎;2010年參加市職業技能大賽,獲會計、汽車和英語等項目團體一等獎;獲一、二、三等獎共15項;2011年參加廣東省職業技能大賽,獲一、二、三等獎共13項。
學校積極拓展畢業生就業與升學渠道。一方面設立專門就業指導機構,內引外聯,推薦學生實習和就業,每年到校招聘提供的崗位量質皆高;另一方面開展中、高職三二分段培養直通高職院校的試點,及采取自主招生等方式,更好滿足學生升學深造的需求。
為了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資源優勢,東莞市教育局中等職業教育研究室、東莞市中等職業學校聯合辦學基地、經省教育廳批準規劃建設的東莞市實訓中心都掛靠在東莞理工學校。學校已成為地區中等職業教育的骨干龍頭。
淄博高新區教育信息網
中華民國10年(1921年)12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廣西桂林會見孫中山。馬林向孫中山提出“創辦軍官學校,建立**軍”的建議。中華民國13年(1924年)6月,...
內蒙古師范大學創建于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高等學校之一,自治區重點大學,是具有鮮明教師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的綜合性師范大學...
Will的美語課是一個免費學習美語的公眾號,Will的美語課網站是一個抓呢云的輔導學習網,主要為你分享來自Will的美語課的原創語音課程及優質資訊。
教育資助網是一個公開透明的社會化教育資助平臺,專注于為貧困學子提供相關院校學費資助的專業資助平臺。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下設九個系,一個教學部和十二個研究所(中心),學院承擔英、俄、日、朝、法、德、世界語、西班牙、意大利等語種的教學、科研和交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