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源于1952年北航建校伊始成立的飛機設備教研室,1958年為滿足“兩彈一星”慣性制導的急需,由錢學森先生提議我國慣性技術的奠基人林士諤先生創建了“航空陀螺及慣性導航”研究室,以此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航空陀螺及慣性導航專業,1981年獲批全國首批博士點,1988年獲批全國首批重點學科,1997年改稱“精密儀器及機械學科”。
現有教職工165人,專任教師144人,兩院院士3人,長江學者5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2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3人,“973”首席科學家3人,千人計劃專家1人,青年千人計劃3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3人,國防科技工業“511人才工程”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9人,教授40名,博士生導師44名(含兼職6名),碩士生導師92人,副教授63名、講師41名。擁有“先進慣性儀表與系統技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精密光機電一體化技術”教育部創新團隊、“先進慣性儀表與導航系統技術”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和“光電技術”藍天創新團隊、“新型成像探測技術與系統”藍天創新團隊等創新團隊。
學院始終以航空航天為特色,瞄準國家的重大需求,在先進慣性器件與系統、精密光機電測試、航天器姿態測量與控制、先進傳感技術等方向上,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2006年以來先后主持獲得11項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其中,2007年和2008年連續兩年主持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近五年來,年均科研經費2億多元。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科學儀器專項2項,科技部重大科研儀器專項3項,國家和國防“973計劃”項目3項。工程應用取得重要成果,學院主持研制的小型CMOS星敏感器、高精度光纖陀螺組件和磁懸浮力矩陀螺、動量輪等型號產品先后在多個衛星和武器型號上成功應用。其中,學院主持研制的五自由度主動控制磁懸浮慣性動量輪和高精度光纖陀螺組件2012年在我國新技術試驗衛星“實踐九號”上搭載試驗成功,這是我國的磁懸浮飛輪型號產品首次上天試驗。
河南學前教育網——讓河南幼教走向社會,讓世界了解河南幼教!它是我省幼教單位、家長孩子、幼教界人士、企業團體等共同交流平臺。
中國藝考網(798edu.com)提供:全中國藝考成績查詢、藝術類招生簡章、藝考分數線,服務于全國編導、播音、美術、表演、音樂、舞蹈等藝考培訓和學習交流平臺網。
寧波大學是一所在**開放中崛起的新興地方綜合性大學,由浙江省和寧波市共建共管。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剛先生捐資創立,鄧小平同志親自題寫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學...
安徽省涇縣中學(AnhuiJingxianHigh School)創辦于1942年,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安徽省綠色學校、安徽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
善見教育是一家中國現代教育網站,為你分享專業的教育資源,包括網校平臺建設、數字圖書館、數字校園,課件教案、名家訪談、校園新聞等服務。
四川文理學院源起于清末改制的龍山書院,1976年開始舉辦高等教育,時稱達縣師范學院。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正式納入國家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的行列,相繼定名為達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