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論壇是安徽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其前身是創刊于1958年的《虛與實》,后改名為《江淮學刊》、《江淮評論》,“文革”中停刊, 1979年復刊時易現名。現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安徽省優秀期刊。 《江淮論壇》雜志社內設兩個編輯室和辦公室,現有具有高級職稱的社會科學各學科編輯人員七人。現任主編倪學鑫,副主編王剛。
《江淮論壇》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強調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學術性和理論的創新性;刊物具有一定的安徽地方特色,但學術研究不受地方限制。 1979年復刊后,《江淮論壇》以勇于突破為特色而在思想解放、撥亂反正、改革開放和繁榮社會科學事業等諸方面作出了一定貢獻,先后發表過許多在全國乃至海外有影響的理論文章。 80年代,不僅有不少著名學者和領導人在《江淮論壇》發表文章,也刊發了一批在校學生的處女作,扶持了一批學術新人,其中不少新人現已成為學術界和其他領域的重要骨干。
現在,《江淮論壇》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各副省級城市以及海外擁有訂戶,在京、滬、深、皖等地訂戶相對集中;在各重要高校、黨校、研究機構和黨政、事業、企業單位圖書館、資料室,是供上架閱覽和研究使用的期刊。相應地,《江淮論壇》各類文章的作者也不局限于安徽,而是分布于全國各地。近幾年,《江淮論壇》作為社科系列和重要高校博士生發表文章的“核心期刊”,得到在校博士生(以及一些博士生導師)的關注,來稿較多。 20多年來,《江淮論壇》發表的文章保持了較高的轉載率。
《江淮論壇》發表的文章涵蓋哲學、經濟、政治、社會、文學等社會科學各主要學科,近幾年文章的學科范圍進一步拓寬。文章形式以論文為主,也發表調研報告、綜述、書評等。文章內容以研究現當代問題為主,兼及學術史問題研究,也發表少量雖屬冷僻但確有學術價值的文章(包括資料性的研究文章)。
《今日惠州網》是惠州惟一一家擁有本地新聞資源支持和具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 許可證的網站。目前共有15個頻道:新聞中心、時政、汽車、房產、旅游、美食、娛樂、視頻...
鄉村經濟網專注于為廣大農村群眾、涉農企業和基層政府提供的信息交流溝通和對外宣傳的平臺。
搜狐文化主要為你分享最新最全的文化資訊,涵蓋了讀書、人物、藝術、影視、收藏等方面的精品內容。
齊魯網濰坊頻道主要以濰坊民生新聞為主,通過多媒體方式為大家提供全方位綜合新聞資訊信息。
美國科學周刊由托馬斯·愛迪生創辦于1880年,自1900年起成為美國科學促進會的官方刊物。雜志的早期以報告物理類科學研究著稱,有無線電報技術、新的化學元素、以及...
緬華網是**資訊中文平臺,專注于為你發布**新聞、緬華資訊、**購物、**經濟、**文化、**生活、**特產等方面的信息。